海洋地质学概论复习试题与答案-海洋仪器网资料库

海洋地质学概论

CH1 绪论

1、海洋地质学的定义

以传统的地质学理论和板块构造理论为基础,以海洋高新探测和处理技术为依托,在地球系统科学理论的指导下,研究大洋岩石圈地质过程及其与地球相关圈层(尤其是大气、水圈和地幔)间相互作用,为人类开发资源、维护海洋权益和保护环境服务的科学。

2、海洋地质学结构

1)海洋地貌学;

研究海底形态、空间分布及成因为主要内容。大洋地貌的研究对于板块构造学说的建立做出过重要贡献。

2)海洋地球物理学;

是地球物理学的重要分支,是支撑海洋地质发展的重要技术手段。包括海洋重力、海底地磁场、海底地震学、海洋地电学和海洋地热学等。

3)海底构造地质学

是20世纪海洋地质学发展中最辉煌的领域,板块构造模式不只是海洋构造,而且建立了全球构造体系。

4)海洋沉积学;

研究海洋沉积物的特征、时空分布及形成和演变机制为主要内容。海洋沉积学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沉积学的内容并革新了传统沉积学的理论。海洋沉积学已发展成为一个涵盖很广的学科领域,例如海洋沉积矿物学、海洋沉积地球化学、海洋沉积动力学、碳酸盐沉积学、构造沉积学等。

5)海洋地层学;

是地质学的重要理论基础,重建地质历史和解释历史是它的主要任务。由于现代技术的广泛应用及深海钻探计划和浅海钻探的开展,在岩石地层划分、生物地层划分和年代地层划分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6)古海洋学;

它是深海钻探计划(DSDP)的产物,以探索海洋环境和海水物理学、化学特征演变历史及研究海洋生产力和海洋生物的宏观演化为目的,它的主要研究材料是海洋沉积物,发展了从沉积物中提取高分辨地质信息的一切现代手段。古海洋学已成为大洋钻探计划(ODP)、全球变化研究等重大国际研究计划的重要内容,是20世纪末地球科学中发展最快的分支学科,也是21世纪通过气圈/水圈/地圈探索地球历史的重要领域。

7)海底矿产地质学

它是研究赋存于海底的矿物资源和有机物矿产的形成、富集规律及矿产资源的赋存状态和开采条件的科学。海洋石油、天然气;滨海及浅海固体砂矿;大洋多金属结核、结壳、磷块岩、块状硫化物矿和多金属软泥等热液矿产及天然气水合物等。

8)海洋灾害地质学;

研究和揭示海岸与海底地质灾害分布与规模、灾害因素、形成与演化机制以及灾害预测与防治为主要目的。最大的研究领域是海底不稳定性问题,涉及海底构造学、海底地貌学、海洋沉积学、海洋动力学及海洋工程地质学等多学科领域的交叉与综合研究。

9)海洋工程地质学。

随着海洋工程设施的建造及海洋开发的兴起而兴起的一门海洋分支学科。是陆地工程地质学的延伸,由于海洋环境的特殊性,所以海洋工程地质与海洋灾害地质学特别是海底不稳定性的研究是紧密联系的。由于海底沉积物具有高含水性、活动性强及易变的特点,以及海洋动力条件周期性载荷的变化,70年代以来,松散介质孔隙水压力理论和流变理论逐渐取代弹性理论和塑性理论成为海洋工程地质学的理论基础。

CH2 海底地貌

1.名词解释:

大洋中脊:大洋中脊体系是指贯穿世界各大洋、成因相同、特征相似的海底山脉系列的总称。其在海底的展布一般居于大洋中部,也有的称为中央海岭,简称海岭。形态特征:中脊顶部水深一般2000~3000m;中脊宽度变化较大,一般数百至几千公里;其面积约占大洋底的1/3,可谓世界规模最大的环球山系。大洋中脊在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和北冰洋内连续延伸,首尾相接,全长64000 km, 相互连贯构成全球大洋中脊体系。成因:海底扩张的策源地。

断裂带(转换断层):大洋中脊体系在宏观上构成全球性海底山脉,但在微观上并非连续不断,它被一系列与脊轴垂直或近于垂直的横向大断裂带切割。

大陆边缘:从海岸线到大洋盆地底部,陆地与大洋底之间过渡带。,大陆边缘有两类,一类为稳定大陆边缘(大陆架、大陆坡和大陆隆)。;另一类为活动大陆边缘。

大陆架:大陆架是大陆向海自然延伸的部分,是环绕大陆的浅海地带。始自海岸线(多指低潮线),终于陆架坡折带(海底坡度突然增大的地方),坡度很小。

大陆坡:大陆坡是分隔大陆和大洋的全球性巨大斜坡,从陆架外缘(陆架坡折)向深海延伸至2000m左右水深。较大的坡度是陆坡的最大特点,平均3-6度。多数陆坡的表面发育育有次一级地形,如海底峡谷。

大陆隆:陆坡坡麓向大洋缓倾的、由沉积物堆积成的巨大楔状沉积体,常由许多海底扇复合、改造而成。

岛弧:海沟向陆一侧,并且与海沟平行展布的弧形火山列岛,称为岛弧。

海沟:一般指水深超过6000m的狭长深水洼地,常出现于大陆(或大洋)边缘,多呈弧形,大多由一系列深海洼地组成,其侧坡比较陡急,横剖面呈“V”形,或有狭长的平坦海底。地球上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11022m。

2.简述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及其研究手段

(1)内部圈层(类似鸡蛋结构,主要为岩石固体),主要圈层有:上地壳、下地壳、上地幔(含软流圈)、下地慢、外核(熔融态)、内核(固体)、洋壳平均~ 7 km、陆壳平均~ 33 km

(2)研究手段——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特征:边界层反射和折射、传播速度发生变化。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密度和弹性有关;推测地球内部物质

的成分和物理性质,因此,地震波的波速变化对于划分地球圈层具有重要作用。

地震波间断面:

1)康拉德间断面,K-面:上、下地壳界面,不连续,大陆地壳才有。

2)莫霍面(Moho),M-面:大洋5-12km深度,大陆30-75km深度,为地壳、地幔界面,纵波由7.0km/s突然升高到8.0km/s,横波从3.8km/s升高到4.6km/s。

3)软流圈:70~220km深度附近地震波的低速层。

4)拜尔勒面,B-面(软流圈底界)

5)古登堡面,G-面(核、幔分界):2900km的深度上,波速发生间断性的变化,横波不能通过。

3.简述世界大洋地貌体系的地貌单元

海洋地质学概论复习试题与答案-海洋仪器网资料库

4.简述大陆边缘地貌体系的地貌单元

1)稳定型大陆边缘(大西洋型):大陆架、大陆坡、大陆隆

2)活动型大陆边缘(太平洋型):海沟、岛弧、弧后盆地、沟-弧-盆体系5.稳定大陆边缘和活动大陆边缘的区别

6.海洋划界的原则

领海基线:沿海国家测算领海宽度的起算线。基线内向陆地一侧的水域称为内水,向海的一侧依次是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等管辖海域。

领海:沿岸国对其领海、领海的上空及其海床和底上享有主权。毗连区:沿海国在毗连区内有防止和惩处在其领土或领海内违犯其海关、财政、移民、卫生的法律和规章事项的管制权。

专属经济区:沿海国对其自然资源享有主权权利和其他管辖权,而其他国家享有航行、飞越等自由。

两个或几个国家在领海、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的界限发生重叠时,一般采取的划界原则:

1)中间线法(平分法、等分法)

2)公平原则(岸线长度比例、人口比例)

3)自然延伸原则(仅大陆架使用)

4)参考已有条约或历史性权利

5)我国大陆架权利:公平原则+自然延伸原则

CH3 海底构造

1.名词解释:海底磁异常条带

1961年,Moson和Raff首先发现在东北太平洋海底存在着条带状磁异常!

正负异常相间排列并对称地分布于大洋中脊两侧,大致平行于洋中脊轴线延伸;

海底磁异常条带的形成解释:

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地磁场南、北极的极性并不是固定的,而是发生着周期性的反转。有的时期地磁南、北极方向与现在一致,有的时期则正好相反。岩浆冷却时记录当时的地磁场,新岩浆将老岩浆推向两侧,若地磁倒转,被记录下来。磁异常条带是海底扩张最重要的证据。

2.板块定义和划分

定义:岩石圈被大型构造不连续面(洋中脊、海沟、转换断层等)分割成大小不等的块体。这种呈刚性、相对于其它块体可以发生移动的岩石圈块体被称为“板块”。板块之间通常有三种边界:汇聚型、离散型和转换断层型。

划分:1968年法国勒皮雄根据地震带、地形和地质等资料将全球划分为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印度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板块。

3.海底扩张学说的基本观点和证据

基本观点:

1)大洋中脊是洋壳生长的地方,称增生带。地幔物质由洋中脊涌出,冷凝

成为最新洋壳;新洋壳将先形成的洋壳从洋中脊依次向两侧推开,洋壳

年龄随着与洋脊距离的增加而增大。

2)当洋壳到达海沟时俯冲下沉熔融,重返软流圈,所以海沟俯冲带又称为

消减带。洋底在不断的形成、运动、潜没和更新,运动速度为数cm/年,

周期不超过200Ma

3)洋中脊是对流体上升带或发散带,海沟是对流体下降带或汇聚带。

4)刚性的岩石圈块体驮在软流圈之上运动,其驱动力是地幔对流。

海底扩张学说的提出所基于主要事实:

1)在大洋中存在有一贯穿全球的大洋中脊体系,大洋中脊轴部有强烈的火

山活动;

2)太平洋边缘的沟--弧体系及其强烈的地震和火山活动。

3)自中脊向两侧沉积物依次变厚;

4)年轻的大洋地壳,且自大洋中脊向两侧年龄逐渐增大;

海底扩张说的进一步论据:

1)海底磁异常条带研究;

2)深海钻探验证;

3)转换断层的发现;

4.贝尼奥夫地震带定义

地震震源深度变化是很有规律的:在海沟附近都是浅源地震,离海沟较远出现中源地震,在更远的大陆内部则出现深源地震。海沟附近的这种震源排列形式是50年代美国学者贝尼奥夫发现的,故称为贝尼奥夫地震带。

5.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思想

1)垂向上:固体地球上层可划分为物理性质截然不同的两个圈层--上部

刚性岩石圈和下垫的软流圈。

2)侧向上:岩石圈在可分为若干大小不一的板块。板块内部稳定,边界为

最具活动性的构造带。

3)板块是运动的,其边界性质可分为三大类:分离扩张型,俯冲汇聚型,

平移剪切型。

4)岩石圈板块横跨地球表面作大规模水平运动。板块的旋回性:板块沿分

离型边界的扩张增生,沿会聚型边界的压缩消亡。

5)岩石圈板块运动的驱动力来自地球内部,最有可能的是地幔物质对流。

6.板块边界的类型

根据板块间相互作用方式可以分为离散型(洋中脊、大陆裂谷)、汇聚型(消减带、碰撞带)和平错型(转换断层)等三种基本类型。

1.分离(离散)型板块边界

离散型板块边界是岩石圈发生分裂和拉张的地方,是海底扩张的策源地,这里火山、地震活动频繁。包括了洋中脊系统(大洋性板块-大洋性板块)及大陆裂谷系统(大陆性板块-大陆性板块)(如东非裂谷、贝加尔湖、莱茵地堑、红海等)!

2.汇聚(挤压)型板块边界

沿此边界,两个相邻板块相向挤压运动,以致老洋壳在这里俯冲和消减!密度相对大的板块俯冲潜没在密度相对小的板块之下。遭受强烈挤压运动,可引发强烈的地震、火山活动、构造变形和相关的变质作用。

3.平错(剪切)型板块边界

即转换断层边界,在此类边界处板块既不增生也不消亡,而是相邻的两个板块通过转换断层滑动,同时引发地震和火山活动。

7.威尔逊旋回的演化阶段

加拿大的威尔逊将大洋盆地的演化过程归纳为萌芽、幼年、成熟、收缩、结束及大陆碰撞造山等六个阶段。其中,前三个阶段显示大洋的开张和生成,后三个阶段代表大洋的收缩和关闭。

威尔逊旋回:

a)胚胎期:东非大裂谷

b)幼年期:红海、亚丁湾

c)成年期:大西洋

d)衰退期:太平洋

e)终了期:地中海

f)遗痕期:印度河(地缝合线)

CH4 海洋沉积

1.试述海洋沉积物的来源

1)陆源:来源于陆地的碎屑物质经河流、风、海流、波浪等输运入海;

2)内源:溶于海水中的物质和陆源输入的溶解物质经复杂的物理化学作用而形成的

沉积物;

3)生物源:底栖生物、浮游生物等死亡之后,遗体堆积在海底形成海洋生物沉积;

4)火山物质和深部热液:火山喷发物质和深部热液携带的沉积物;

5)宇宙源:陨石和宇宙尘埃;

2.简述海洋沉积环境要素有哪些

1)沉积动力环境:波浪+潮汐+洋流+河流(海洋水动力作用,是海洋发生一切作用

的决定性因素);沉积物重力流(大陆架之上或大河流的河口前缘);河流(对河口地区意义重大)。

2)海洋生物环境(珊瑚礁、生物构造等);

3)海洋水文化学环境(盐度,ph值)

3.名词解释:

海岸带:(coastal zone)是海洋和陆地相互作用的地带,即海洋向陆地的过渡地带。海岸带作为第一海洋经济区,被称为社会经济地域中的“黄金地带”。

海岸带是临海国家宝贵的国土资源,亦是海洋开发、经济发展的基地,以及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的纽带,地位十分重要。海岸带是资源最丰富的地带;海岸带是区位优势最明显的地带;海岸带是生态脆弱、灾害较多的地带。

潮坪:位于高低潮之间,即潮间带,周期性出露水面的近岸地带,潮坪一般为淤泥质海岸。

海滩:海滩(beach)是沿岸分布的疏松沉积物堆积体,其范围狭义上是从海蚀崖或沙丘到平均低潮线,广义上是延伸到波浪作用微弱处(10-20m),也是近岸带的下界。

沙坝:泛指近海与海岸线延伸方向平行分布的一系列沙坝和沙岛

泻湖:被砂坝从毗邻海域中隔离出的沿岸咸水或半咸水区,与海洋通过潮道连通或半连通。

三角洲:是指入海河流所携带的陆源沉积物在入海河口附近堆积所形成的三角形沉积体。包括陆上和水下两部分,两者紧密联系。水下部分是陆上部分的自然延伸,陆上部分则是水下部分发展的最后结果。

碳酸盐补偿深度CCD:碳酸盐补偿深度是指海洋中碳酸钙(生物钙质壳的主要组分)输入海底的补给速率与溶解速率相等的深度面,也称碳酸钙补偿深度。它是海洋中的一个重要物理化学界面。海水表层碳酸钙是饱和的。随着水深增大,由于温度降低,CO2含量增加,碳酸钙溶解度增大,至某一临界深度,溶解量与补给量相抵平衡,这一临界深度就是碳酸钙补偿深度。

4.潮坪分带

1)高潮坪(低能环境):一半以上时间露出水面,海水淹没时间短,潮流流速

低,以悬移搬运和沉积为主;细粒、粉砂、粘土等悬移质;常有干裂、生物扰动构造发育。

2)中潮坪(中能环境):一半时间露出水面,悬移、推移搬运共存;悬移、推

移沉积近于相等,砂层、泥层互层;生物扰动构造中等发育。

3)低潮坪(高能环境):一半以上时间淹没水中,以推移搬运和沉积为主。海

水淹没时间长,沉积物砂为主;生物扰动构造不发育。

5.海滩剖面的划分及界线

划分为四个地貌带:后滨、前滨、内滨、滨面

1)后滨:平均高潮线至特大高潮线间,多为特大高潮侵蚀阶地,一般地形平坦,

与前滨分界处稍向岸倾斜的部分称为滩肩。

2)前滨(滩面):平均高低潮线之间,通常呈一向海倾斜的斜面,前滨上部滩

坡较陡,下部较缓,一般发育沿岸沙坝和凹槽。

3)内滨:平均低潮线至破波线间,波浪活跃,多发育一道或多道水下沙坝和凹

槽。

4)滨面:位于破波带和内陆架之间海底较平坦的浅海区,滨面下界为正常气候

下平均浪基面处(10-20米)

6.河口的定义及其分段?

河流注入海洋、湖泊或者汇入河流的下游地带,与所注入的水体发生作用,形成河口。分段为:

1)近口段:至潮区界和潮流界之间的河段

2)河口段:从潮流界到口门

3)口外海滨段:口门以外到滨海浅滩的前缘坡

7.三角洲形成过程和主要类型?

河流上游的侵蚀作用和搬运作用较强,使河水有一定的含沙量;在河流入海洋或湖泊的地区,地势平缓,流速减慢;河流在注入海洋或湖泊时,水流比降减小,水流向外扩散,水面展宽,水深变浅,加之河水受潮流的顶托作用,流速显著减弱,河水将挟带的大量泥沙堆积下来,形成一片向海或向湖伸出的平地,外形常呈△状,所以称为三角洲。

根据平面形态特征和形成过程可分为:扇形三角洲、鸟足形三角洲、尖头形三角洲、岛屿型三角洲、过渡类型三角洲

根据动力特征可分为:建设性和破坏性的两种类型。

8.控制陆架沉积的因素

1)海平面变化:影响水深和自然地理环境,控制着水动力环境和沉积物的补给、搬运和沉积作用,全球海平面的剧烈变化主要由全球气候变化——冰期和间冰期的循环所引起。

2)沉积物的补给:陆架现代沉积物质是冰后期高海平面的基础上沉积的。来源主要是河流、冰川、风等带来的陆源沉积物。

3)气候:通过控制陆地岩石的风化、侵蚀的类型和速度来控制沉积物的类型和搬运方式,通过影响海洋中的洋流体系来影响陆架沉积物的类型及分布。

4)陆架水动力环境: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复杂过程,是陆架沉积物侵蚀、搬运、沉积及海底地貌塑造的主要营力,主要包括洋流、潮流、密度流、风海流及其派生流系

5)生物作用:

6)化学作用:主要发生在沉积物-海水和颗粒-空隙水的界面上,通过海解作用、逆风化作用及沉淀作用形成各种海洋自生矿物。

9.陆坡-陆隆沉积的影响因素

1)地质构造环境:地质构造环境是控制陆坡-陆隆沉积作用的一级制约因素

2)海面变动

3)物源

4)生物活动

10.大洋沉积物分布的地带性

1)气候(纬度)地带性:冰带、温带、干燥带、赤道带

2)环陆地带性:洋缘地带发育陆源沉积,远洋地带沉积深海粘土、钙质、硅质

软泥。

3)垂直地带性:碳酸盐在碳酸盐补偿深度以上,深海粘土在碳酸盐补偿深度以

下。

4)构造地带性:沉积物距洋中脊距离增大厚度增大;洋中脊轴部多为热液沉积

或者海底火山活动形成火山沉积;洋中脊顶部为钙质软泥;水深增大沉积物过渡为硅质软泥或深海粘土。

CH5 海洋矿产资源

1.海洋矿产资源的分类

指目前处于海洋环境下的除海水以外的矿物资源。

海洋传统矿产资源:

a)陆架砂矿:泛指一切赋存于现代海洋陆架松散沉积物中具工业价值的砂

矿资源

b)海底磷矿:通过生物沉积或生物化学沉积等作用富集于海底并具明显工

业价值(P2O5含量>18%)的含磷沉积物

c)海洋石油和天然气:海底石油储量占全球总量的45%,天然气占50%。海

上总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约1/3。

海洋远景矿产资源:

a)多金属结核

b)富钴结壳

c)海底热液矿床

d)天然气水合物

注:海洋资源分类:矿产资源,生物资源,化学资源,动力资源,空间资源。2.海洋五大远景资源及其基本概况

多金属结核:又称锰结核,是分布在大洋海床上的一种自生多金属矿产资源,大小相差悬殊,外形呈结核状,一般由核心及围绕它的壳层构成,其矿物成分主要为铁锰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富含Cu、Ni、Co和多种微量元素。

富钴结壳:富钴结壳又称钴结壳、铁锰结壳。生长在海底岩石或岩屑表面的皮壳状铁锰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因富含钴,故名富钴结壳。表面呈肾状或鲕状或瘤状,黑色、黑褐色,断面构造呈层纹状、有时也呈树枝状。稀土元素总量很高,可能成为战略金属钴、稀土元素和铂的重要资源。

海底热液矿床:由海底热液成矿作用形成的矿床,富含Cu、Pb、Zn、Au、Ag、Mn、Fe等多种金属元素,通常以块状硫化物,多金属软泥和金属沉积物形式产出。热液烟囱是热液活动的主要产物,其成分既有热液硫化物,也有热液硅酸盐及氢氧化物等。可分为主要由金属硫化物组成的黑烟囱和主要由重晶

石和二氧化硅组成的白烟囱。

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由碳氢气体分子(甲烷占99%以上)或挥发性液体与水分子在高压和冰点以上温度的条件下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结晶固态化合物。其外形如“湿润的冰雪”状,通常呈白色。其结晶体与冰的结构非常相似,又称为可燃冰。分布在大陆边缘斜坡及盆地中。

3.海洋矿产开发所面临的环境问题

资源减少,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等。海底稳定性、对海底工程的危害

“温室效应”的制造者?等

CH6 古海洋学

1.古海洋学研究的主要指导思想和研究方法

指导思想:

1)将今论古、比较转化的思想方法。

2)全球变化思想方法。

3)强调动态古地理时空研究的思路。

4)强调事件地质的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古海洋学建立在大洋地层学的基础上,地层的分辨率决定着研究的精度。大洋地层存在许多优点:(1)大洋沉积速率低,但是连续,可以以较短的岩芯提供较长时期的连续沉积记录;(2)大洋相互沟通,侧向相变不大,岩芯横向代表性好;(3)洋底地层保存较好,便于用同位素等方法进行高分辨率研究。

2.影响海平面变化的因素

海平面升降的实质是海侵与海退,地质时期的海平面一直处于升降变化之中,就目前所知,海面升降的最大幅度达300m以上.

引起海面升降的因素有:

a)海洋水量变化:冰期大量海水赋存于陆上造成海面下降,间冰期陆上冰

棚水流入海引起海面上升,冰期间冰期海面降升的幅度达100—200m。

b)构造使洋盆容积变形引起海面变化:现代海底扩张可引起10m/Ma的变化

幅度,长期海底扩张可导致海面发生300~500m的变化。

c)沉积物填于洋盆,使洋面上升;

d)冰川、水和沉积物的均衡作用:使洋底下降,容积增大,从而引起海面

变化。

e)水温和盐度的变化引起海面升降:水温每升高1°C,可使洋面上升0.6m;

盐度降低,使洋面上升。

3.古气候旋回及其理论:太阳能的多寡与分布是驱动气候变化最大的主要

变因。

长周期尺度:板块运动、火山喷发与天体运行

短周期尺度:太阳黑子的变动、火山喷发、大规模洋流系统的改变或地球反射率的改变等。

a)亿年级的气候周期旋回:最大冷、暖周期跨度约2.5-3亿年,被称为“冰

室期”和“温室期”。人类生活在“冰室期”。

地外:太阳系围绕银河中心旋转一周约2.2~2.5亿年?

地内:地幔对流周期3亿年左右?

b)万年级的气候周期旋回:原因是地球运行轨道发生的周期性变化。

公转轨道变化的周期:约41万年和约10万年的周期。

自转轴倾角变化的周期:约41000年的周期。

进动(岁差)的周期:约23000年和19000年的周期。

太阳辐射量的变化(米兰科维奇周期):上述效应的综合结果。

c)较小时间尺度的气候周期旋回:地球自然条件周期变化所引起的,例如

火山爆发、太阳黑子、板块构造以及大气和大洋环流活动等。

d)快速气候变化:对极地冰芯以及高分辨率的深海沉积物研究发现,在漫

长的地质时期,除存在着规律的气候变化外,还存在快速无序的气候异

变。

CH7 海洋灾害地质

1.名词解释:海底滑坡、海啸

海底滑坡

成因:指海底斜坡上的松软沉积物在重力作用下沿软弱结构面发生滑动的现象。危害:海底滑坡除直接危害钻井平台、海底光缆、港口、码头等设施外,大型海底滑坡可引起巨浪甚至海啸,造成严重的破坏损失。

海啸

成因:由海底地震、海底滑坡、海底火山等造成的海面恶浪的现象。

危害:海岸侵蚀,淹没陆地,造成人员伤亡。

2.简述五种常见的海洋灾害地质类型

活动性断层

成因:由于地壳活动和沉积作用引起地层的错动.

危害:断层引起的地面错动及其伴生的地面变形,往往会损害跨断层修建或建于附近的建筑物,同时断层还会导致海底产生过大的差异沉降,对海洋工程危害巨大。

海底滑坡

成因:指海底斜坡上的松软沉积物在重力作用下沿软弱结构面发生滑动的现象。危害:海底滑坡除直接危害钻井平台、海底光缆、港口、码头等设施外,

大型海底滑坡可引起巨浪甚至海啸,造成严重的破坏损失。

海啸

由海底地震、海底滑坡、海底火山等造成的海面恶浪的现象。

危害:海岸侵蚀,淹没陆地,造成人员伤亡。

浅层气

成因:浅层气以生物成因气(沼气)为主,产出方式主要有层间气和沉积物中气,也有深部气经断层、裂隙、不整合面等通道运移至浅层。

危险性分析:沉积层土质的力学性质,使其强度降低,结构变松,破坏了土质原始稳定性,减小了基底支撑力。在外载荷重下,含气沉积物会发生蠕变,可能导

致下陷,侧向或旋转滑动,最终失去平衡,发生倾斜倒塌。

埋藏古河道

成因:大规模海侵,海面抬升,河道渐渐地被海水所淹没,并且被埋藏在不同深度的海相沉积物层下,成为晚更新世的埋藏古河道。

危险性分析:基底不稳定;极易引起滑坡;固结压实效应差,在上覆重荷压力下,随着作用期的延长,会产生不均匀沉降。

海岸侵蚀

中国接近75% 的砂质海岸在遭受侵蚀.

海底活动沙波或沙丘

成因:海流、波浪作用下海底沙堆积而成的丘状堆积体。

危险性分析:不活动的海底沙丘只是由于地形起伏不平给海底管线铺设造成障碍;沙波的运移变化会造成海底的掏蚀或堆积,底砂的掏蚀会使海底管线失去支撑而断裂,影响浅基建筑物基础的稳定性,底沙的堆积会掩埋海底设施,同样危及工程的安全。

海洋地质学概论复习试题与答案-海洋仪器网资料库

分享到: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
「海洋地质学概论复习试题与答案-海洋仪器网资料库」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