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海域基础地质调查现状与问题-海洋仪器网资料库

ISSN1009-2722 CN37-1118/P

海洋地质动态

我国海域基础地质调查现状与问题-海洋仪器网资料库

M arine Geolog y Letter s

第26卷第10期

Vol26N o10

文章编号:1009-2722(2010)10-0040-05

我国海域基础地质调查现状与问题

蓝先洪,张志珣,李日辉,杨慧良,陆凯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青岛266071)

摘要:我国海域基础地质调查始于1958年,主要开展了大陆架及邻近海域勘查与资源评价、油气资源调查以及其他海洋地质地球物理调查,取得了一批非常宝贵的基础资料和成果。在整理我国海域基础地质调查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目前和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社会经济建设和海洋开发对海域基础地质调查工作的需求,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现状;海域;基础地质

中图分类号:P736.5文献标识码:A

海域基础地质调查是海洋地质的基础工作。我国海域辽阔,大陆架宽广,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随着陆地自然资源的消耗,向海洋进军,开发海洋将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随着我国海洋事业的发展和海洋开发的日益扩大,海洋潜在的各类矿产资源,尤其是陆架区油气资源、热液硫化物、浅海砂矿和天然气水化合物等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其相应的区域地质调查及基础地质研究日趋重要。开展海域基础地质调查,不仅对海洋地质的发展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而且对我国维护海洋权益、海洋产业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本文讨论了我国海洋基础地质调查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1调查现状

我国海域基础地质调查工作始于上世纪50年代末的近海海洋综合调查,1958)1960年由国家科委海洋组统一部署的近海综合调查拉开了

收稿日期:2010-06-07

基金项目: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资助(项目编号: 1212010611301,1212010916045)

作者简介:蓝先洪(1958)),男,研究员,从事海洋地质研究工作.我国开展海洋调查的序幕。其后开展的海域基础地质调查工作大致可分3个阶段:第1阶段为20世纪60)70年代实施的全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以及海域地质地球物理调查;第2阶段为20世纪70)80年代开展的大陆架及邻近海域油气资源调查、海洋地质灾害和工程地质调查等;第3阶段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开展的/八五0科技攻关项目、各种国家专项和国土资源大调查等一系列海洋地质)地球物理调查工作。这些工作的开展奠定了我国海域基础地质工作的基础,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1.1第一阶段调查概况

从20世纪50年代末起到70年代初,我国海洋地质工作者首先在渤海、东海海域,继而在黄海等不同海域进行了各种地质地球物理方面的研究和勘查工作,分别采用了多种地质地球物理方法和手段,比较系统地采集了重力、磁力、热流、地震和测深等方面的数据,并进行了钻探和地质取样工作,取得了一大批地质、地球物理等方面的成果。

1956年,在国家科委组织下编制了我国第1个12年(1956)1967年)海洋科学远景发展规划,提出了中国海洋近海综合调查及其开发的设想,并于1958)1960年组织了有60多个单位参

第26卷第10期蓝先洪,等:我国海域基础地质调查现状与问题

加的第1次大规模的全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编绘了我国第1套包括海底地形地貌和海底沉积等海洋地质内容的海洋图集[1]。

1960年地质部根据海洋科学远景发展规划,在天津塘沽组建了我国第1支海洋地质专业调查队伍,开展渤海地球物理勘探和盆地石油远景评价工作;1960)1966年期间,完成了3803km的地震勘探,采集了1114个重力观测站的资料,首次划分了渤海地质构造单元,编写了5渤海地质构造特征及含油气远景初步评价6等调查报告,发现了一批局部构造,提出辽中背斜是含油气最有希望的地带[1];1959年地质部航空物探大队首次在渤海进行了1B100万航空测量;1960)1965年,中越合作进行了北部湾海洋综合调查;1961) 1966年,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在渤海进行了地质观测、海底取样、钻探和区域地质、海底重力测量等1B100万综合地质调查[2];1964年国家海洋局开展了北黄海海岸地貌、浅海沉积物等调查[3];1965年由地质部海洋地质研究所组织的/渤海会战0在全海区完成了地震概查和北部浅滩重力普查[4];1968年地质部第五物探大队在南黄海开始了地震调查和磁力调查,1969年开始了重力调查,陆续完成了全区1B100万的重力、磁力和地震调查[2]。

1.2第二阶段调查概况

20世纪70)80年代末,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和我国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国海域基础地质调查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近海油气资源的不断发现和全方位的对外招标与合作,更是将我国海域的区域地质勘察工作推上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1974)1977年国家地质总局第一海洋地质调查大队在黄海和东海开展了以寻找油气资源为目的海洋地质)地球物理调查,主要有:在东海西部、冲绳海槽海域开展的1B50万和1B100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在北黄海海域开展的地质综合调查[4];在南黄海西部等海域开展的1B50~1B 100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等。

1980)1986年开展的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取得了丰硕成果,为我国各种具体的规划、区划提供了基本依据,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促进了科学研究和海岸带管理的发展。1981)1983年上海海洋地质调查局在东海陆架盆地中6个凹陷及冲绳海槽盆地等海区开展了以地震为主的综合地球物理普查勘探(1B50和1B 100万)[5]。

1983年以来,上海海洋地质调查局在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先后开展了1B20~1B50万比例尺区域工程地质调查,对海底及海底以下存在的各种类型的地质灾害进行了研究[1];在东海西湖凹陷和温东凹陷进行了1B10~1B20万的地球化学调查。1983)1989年上海海洋地质调查局依据以往调查资料编制完成了1B100万南通幅地质图、东海海底地形图和东海海底地貌图及1B50万青岛幅、南通幅、上海幅、宁波幅和温州幅的海底沉积物类型图[6]。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于1973)1976年在东海进行了1B50万大陆架地形、地质和障碍物调查,1979)1981年对东海大陆架和冲绳海槽进行地质、地球物理综合调查[2];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1978)1981年对黄海进行了1B100万沉积地貌调查,1985年与法国海洋勘探研究院合作,在南海中部进行海洋地质地球物理综合调查; 1984)1988年,江苏物探队和上海地矿局在长江口区实施了全覆盖的1B5~1B10万浅地层剖面测量[7]。

1970)1989年,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在南海北部湾盆地、珠江口盆地、北部陆坡区、南海中北部及台湾海峡等地区进行以油气资源调查为主的地质)地球物理调查;1977)1981年地质矿产部南海地质调查指挥部综合研究大队在珠江口盆地北部(1B20万)和南海北部(1B100万)进行了地形地貌调查;1979)1985年,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拉蒙特)多尔蒂地质观测所进行两次合作,在南海中北部进行地质)地球物理科学调查[4]。

1983年,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在南海中北部海域进行1B100万重、磁和水深调查;1987年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与德国合作在南海中部进行综合海洋科学考察;1986)1992年,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执行南海北部地质灾害及海底工程地质条件评价项目,在珠江口陆架区完成了9幅1B20万的地质地球物理调查[4],施工4个钻孔

41

M arine G eo lo gy Lett ers海洋地质动态2010年10月

(ZQ1)ZQ4)[8]。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于1984)1987年组织南沙综合科学考察,在南海南部开展了地质)地球物理综合调查[2];1987年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在福建沿海陆架进行地质地貌调查;1987年地质矿产部第二海洋地质调查大队与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编制出版了1B200万5南海地质地球物理图集6;1989年编制和出版了由刘光鼎院士主编的1B500万5中国海区及邻域地质地球物理系列图6。

1980年,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等单位在渤海中部施工了Bc-1孔;1983年上海海洋地质调查局在长江口区施工了5个钻孔(J1)J5); 1983)1984年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在南黄海打了2个孔(QC1、QC2);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在长江三角洲海域先后施工7口井,即Ch1)Ch5和Dc1、Dc2孔;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在东海沿岸施工了6口井,即Ch1)Ch6[8]。

1.3第三阶段调查概况

20世纪90年代以来,陆续部署开展了/全国海岛资源综合调查及开发试点研究0以及/八五0国家科技攻关项目、/8630专项、国家/九五0和/十五0相关专项、国土资源大调查和国家/十一五0相关国家专项等一系列海洋地质地球物理调查工作,这些海域基础地质调查取得了部分海域1B 25、1B50和1B100万海洋地质地球物理调查资料。

1989)1996年进行了全国海岛资源综合调查和海岛综合开发试验,调查的基本内容包括海岛的陆域、滩涂和海域3个区域的13个专业共200多个基本要素的观测、取样。海岛资源调查对象是高潮时露出海面的面积等于或大于500 m2的岛屿的陆域和周围10~20m等深线以内的海域。

1991)1995年,国家/八五0科技攻关项目开展了大陆架及邻近海域的勘查和资源评价工作(1 B100万),编制了/大陆架及邻近海域基础环境图集0[4];1997)2001年开展的国家/九五0专项在黄海、东海、台湾东海区和南海海区完成地质地球物理补充调查及多波束测深调查;1996)1998年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与韩国汉城大学海洋研究所合作进行了黄海东部泥质区沉积动力学调查[2]。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于1993年完成了/大连幅1B50万海洋区域地质地球物理系列图0的编制工作,/九五0期间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完成了/1B50万八滩镇幅海洋区域地质编图0和/南黄海地质地球物理综合研究0等基础地质工作; 1995)1998年与韩国资源研究所合作进行了/南黄海第四纪地质对比研究0,在南黄海东侧打了6个钻孔[4]。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1991年开始,和有关单位合作对南沙及周边海域进行了综合科学考察,对南沙群岛海域进行了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调查[4];1997年编制完成了广州幅(南半幅))海南岛幅的1B100万区域地质编图;2000年完成了1 B100万汕头幅海洋区域地质补充调查与编图工作,1998)2000年完成大亚湾工区1B10万海洋环境地质与灾害地质调查。地质矿产部航空物探遥感中心于1993)1996年在南海南部海域进行了1B100航磁概查工作;深海钻探项目ODP184航次于1999年在南海进行了大洋钻探,在水深2000~3300m的6个站位钻孔17口,孔深最深达海底以下850m,取得岩心共计5500m。

2001年,由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等单位执行的国家/十五0专项在黄、东海做了部分地球物理综合调查工作;2000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启动的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完成了1B100万南通幅、永署礁幅等图幅的调查和黄海、东海海域1B100万地质地球物理系列图编制;2002年以来开展的生态环境地球化学调查在沿海省份同时开展了5~ 10m以浅的海域生态环境调查工作,并取得了大量基础性资料;2001)2006年上海市地震局开展了长江口外海域及邻近海域高分辨率地震勘查[7]。

2002年以来,中国地质调查局开展了/我国重点海岸带滨海环境地质调查与评价0,主要完成了1B5万的青岛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和中国海岸带地质研究形势图集的编制以及长江口滨外区沉积物本底调查与沉积动力研究、青岛地质环境质量评价和生态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珠江三角洲近岸海洋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调查和山东半岛北部滨海环境地质调查与评价等调查与评价工作。

42

第26卷第10期蓝先洪,等:我国海域基础地质调查现状与问题

2003年启动的由国家海洋局组织实施的/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0专项,包括近海海洋综合调查、近海海洋综合评价和/数字海洋0信息基础框架构建3项基本内容,是新世纪我国海洋事业发展和摸清海洋/家底0的一项基础性工作[9]。

综上所述,我国海域基础地质调查和研究正经历着从上世纪基础性、综合性调查向专题性和应用性调查的转变,海洋资源和海洋环境地质问题已成为新世纪海洋地质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2存在的问题

我国海洋基础地质调查工作程度总体较低,至今尚未完成系统的1B100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中大比例尺的海洋地质调查工作就更少,资源勘查程度较低。由于我国执行海洋地质、地球物理调查的部门和单位多,调查工作的性质、目标、技术方法和要求不一致,调查持续时间长,导致所采集的原始资料精度、质量参差不齐。海洋基础地质调查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与目前的调查设备和手段对比,第1和第2阶段的调查所使用的设备都比较落后,成图精度不高。目前导航定位精度、重磁测量精度、浅层剖面、单道地震和多道地震测量的垂直分辨率等比20世纪七八十年代总体上已提高1~2个数量级。第2阶段除用数字地震所做的多道地震资料以外,其他资料也不能满足目前基础地质调查的要求。由于过去沉积物定名原则和沉积物化学分析项目不一致、分析数据没有标样控制等原因地质采样资料质量较低。

(2)第3阶段部署的项目因调查设备已基本符合要求,但由于调查目的、调查方法和工作标准等不同,导致资料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因此,大部分区域需要在原有资料的基础上进行补测,以满足海域基础地质调查的精度。

(3)由于没有建立真正的原始资料数据库,条块分割、资料数据单位和部门占有和相互封锁的现象非常普遍,资料利用的广泛性受到相应限制。

(4)我国管辖海域的大部分区域缺乏实测的基本图件(1B20万、1B50万),海岸线长度及内水、内海、领海、毗连区和专属经济区等的面积数据不准。由于海洋地质工作的滞后,我国管辖海域海洋资源开发和申请外大陆架的要求已经受到影响[9]。

3对策与建议

我国海域基础地质调查程度无论是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是与我国陆区相比,都显得较低,我国的海域基础地质调查有大量的工作亟待完成。

(1)增强海洋意识,统筹规划我国的海域基础地质工作

随着海洋开发的兴起,海洋将成为实现国家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的战略要地。要在国家整体目标的规划下和维护国家权益的基础上,统筹规划我国的海域基础地质工作,尽可能全面系统的提供海域基础地质科学信息[9]。

(2)加强现代化装备引进和高新技术的应用,提高海洋基础地质工作质量和水平

海洋基础地质工作水平的提高,很大一部分还需要现代化装备和高新技术的应用,我国的海洋勘查设备和国外先进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只有积极加速仪器设备的引进、改造、研制和更新,才能使我国海洋地质工作达到一定的技术水平[9]。

(3)强化海域基础地质工作标准化,更加规范地指导海洋地质调查工作

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和海域基础地质调查的总体要求相比,海域基础地质相关标准的研制明显地处于落后状态,已严重制约了海域基础地质调查工作的进度和质量,因此,必须加快研制一批海域基础地质调查急需的相应技术标准,用以指导和规范海洋地质调查工作。

(4)加强海洋地质标准的贯彻实施,促进和提高海洋基础资料的规范性与可利用性

/1B100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规范0等标准已正式发布,要充分发挥信息化、网络化的优势,使标准能够被海洋地质工作部门所熟知和使用,促进海洋地质基础资料的规范性和提高基础资料的可利用性。

参考文献:

[1]杨启伦.上海海洋地质调查志[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

43

M arine G eo lo gy Lett ers海洋地质动态2010年10月

出版社,1998:1-5.

[2]徐鸿儒.中国海洋学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

181-200.

[3]秦蕴珊,赵一阳,陈丽蓉,等.黄海地质[M].北京:海洋出版

社,1987:4-8.

[4]杨子赓.海洋地质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41-

54.

[5]刘申叔,李士卿,等.东海油气地球物理勘探[M].北京:地

质出版社,2001:1-3.[6]中国海洋年鉴编纂委员会.中国海洋年鉴(1987)1990)

[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1:175-176.

[7]谢建磊,王寒梅,何中发,等.上海市长江口及邻近海域地质

调查现状及展望[J].上海地质,2008,(4):17-23.

[8]许东禹,刘锡清,张训华,等.中国近海地质[M].北京:地质

出版社,1997:143-145.

[9]王永生,韩杰.我国海洋地质工作现状、问题与对策建议

[J].中国海洋学报,2007-02-06.

CURRENT STATUS AND PRO BLEMS OF BASIC

MARINE GEOLO GICAL SURVEY

LAN Xianhong,ZH ANG Zhixun,LI Rihui,YAN G H uiliang,LU Kai

(Qingdao Institute of M arine Geology,Qingdao,266071,C hina)

Abstract:T he basic marine g eolog ical survey in China beg an in1958,w hich includes the offsho re inte-g rated surv ey,ex plo ration o f oil and gas reso urces,marine g eo logy and marine g eo physics investiga-tion.A g reat number of basic mater ials have been obtained and many results published.In the paper w e make in-depth analy sis of the current status and pr oblem s o f basic marine geolog ical sur vey.T o meet the dem ands for basic marine geolog ical survey for social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marine re-source developm ent in China at present and in the future,co unter-measures and sugg estio ns are pro-posed.

Key words:present situation;sea area;basic g eo logy

44

分享到: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
「我国海域基础地质调查现状与问题-海洋仪器网资料库」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