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自动气象(气候)站数据文件格式-海洋仪器网资料库

附录3:

新型自动气象(气候)站

数据文件格式

目录

1组成 (4)

2采集器存储器数据文件 (5)

2.1常规气象要素数据文件 (5)

2.1.1文件名 (5)

2.1.2文件形成 (5)

2.1.3文件内容 (5)

2.2土壤水分要素数据文件 (8)

2.2.1文件名 (8)

2.2.2文件形成 (8)

2.2.3文件内容 (8)

2.3气象辐射要素数据文件 (9)

2.3.1文件名 (9)

2.3.2文件形成 (9)

2.3.3文件内容 (10)

2.4海洋观测要素数据文件 (11)

2.4.1文件名 (11)

2.4.2文件形成 (11)

2.4.3文件内容 (11)

2.5自动气象站状态信息文件 (13)

2.5.1文件名 (13)

2.5.2文件形成 (13)

2.5.3文件内容 (13)

3终端微机采集数据文件 (17)

3.1小时数据文件 (17)

3.1.1小时常规气象要素数据文件 (17)

3.1.2小时土壤水分数据文件 (20)

3.1.3小时气象辐射数据文件 (23)

3.1.4小时海洋观测数据文件 (25)

3.2分钟数据文件 (27)

3.2.1分钟常规气象要素数据文件 (27)

3.2.2分钟土壤水分数据文件 (27)

3.2.3分钟气象辐射数据文件 (28)

3.2.4分钟海洋观测数据文件 (28)

3.2.5自动气象站状态信息文件 (28)

3.3大风数据文件 (29)

3.4分钟采样样本数据文件 (29)

4实时上传数据文件 (29)

4.1实时常规观测数据文件 (29)

4.2小时土壤水分观测数据文件 (29)

4.2.1文件名 (29)

4.2.2文件内容 (30)

4.3实时气象辐射数据文件 (32)

4.3.1文件名 (32)

4.3.2文件内容 (32)

4.4实时海洋观测要素数据文件 (34)

4.4.1文件名 (34)

4.4.2文件内容 (34)

4.5日数据文件 (36)

4.5.1文件名 (36)

4.5.2文件内容 (36)

4.6日照数据文件 (38)

4.6.1文件名 (38)

4.6.2文件内容 (38)

4.7自动气象站状态上传数据文件 (39)

4.7.1文件名 (39)

4.7.2文件内容 (39)

5自动气象站月沿革信息文件 (41)

5.1文件名 (41)

5.2文件内容 (41)

1组成

自动气象站数据文件包括直接写入外存储卡的实时数据文件、通过终端微机写入的采集数据文件和实时上传数据文件三大类。除此之外,还应按月形成台站自动气象站沿革信息文件,包括仪器检定和标定、更换采集器和传感器、升级嵌入式软件和业务软件、近地面环境参数(包括土壤性质和周围植被状况)和周围观测环境的变化情况、对观测记录有影响的干扰源等内容。

常规气象要素数据文件GGYYMMDD.DAT

土壤水分数据文件SSYYMMDD.DAT

新型自动气象(气候)站数据文件格式-海洋仪器网资料库

2采集器存储器数据文件

2.1 常规气象要素数据文件

2.1.1文件名

GGYYMMDD.DAT,简称GG文件。其中:GG为指示符,表示为常规气象要素数据;YY为年份的后两位,MM为月份,DD为日期,月份和日期不足两位时,前面补“0”,DAT为固定编码。

2.1.2文件形成

a)该文件每日一个,采用定长的随机文件记录方式写入,每一条记录250 256Byt e,记录尾用回车

换行结束,ASCII字符写入,每个要素值高位不足补空格。

b)文件第一次生成时应进行初始化,初始化的过程是:首先检测常规气象要素数据文件是否存在,

如无该日分钟常规气象要素数据文件,则生成该文件,要素位置一律存相应长度的“-”字符(即减号)。

c)文件内容按北京时计时。

2.1.3文件内容

a)常规气象要素数据文件的第1条记录为本站当日基本参数,内容及排列顺序见表2。

新型自动气象(气候)站数据文件格式-海洋仪器网资料库

新型自动气象(气候)站数据文件格式-海洋仪器网资料库

b)文件中每分钟为一条记录,每小时60条记录。记录号的计算方法:

当H>20时,

N=(H-20)?60+M+1 (1)

当H≤20时,

N=(H+4)?60+M+1 (2)

式中:

N——记录号;

H——北京时;

M——分钟。

c)文件中第1条后的每一条记录,存47 48个要素的分钟值和对应在数据质量控制标志,以ASCII

字符写入,除本站气压、能见度、云高为5 Byte,天气现象为8 Byte外,每个要素长度为4 Byte,最后两位为回车换行符,内容和排列顺序见表3。

表3 分钟常规气象要素数据文件各要素位长及排列顺序

新型自动气象(气候)站数据文件格式-海洋仪器网资料库

新型自动气象(气候)站数据文件格式-海洋仪器网资料库

表4。

表4 常规气象要素数据文件各要素记录单位和存储规定

新型自动气象(气候)站数据文件格式-海洋仪器网资料库

新型自动气象(气候)站数据文件格式-海洋仪器网资料库

2.2 土壤水分要素数据文件

2.2.1文件名

SSYYMMDD.DAT,简称SS文件。其中:SS为指示符,表示为土壤水分要素数据;YY为年份的后两位,MM为月份,DD为日期,月份和日期不足两位时,前面补“0”,DAT为固定编码。

2.2.2文件形成

a)该文件每日一个,采用定长的随机文件记录方式写入,每一条记录54Byte,记录尾用回车换行

结束,ASCII字符写入,每个要素值高位不足补空格。

b)文件第一次生成时应进行初始化,初始化的过程是:首先检测土壤水分要素数据文件是否存在,

如无该日土壤水分要素数据文件,则生成该文件,要素位置一律存相应长度的“-”字符(即减号)。

c)文件内容按北京时计时。

2.2.3文件内容

a)土壤水分要素数据文件的第1条记录为本站当日基本参数,内容及排列顺序见表5。

表5 土壤水分数据文件基本参数行格式

新型自动气象(气候)站数据文件格式-海洋仪器网资料库

新型自动气象(气候)站数据文件格式-海洋仪器网资料库

a)文件中每分钟为一条记录,每小时60条记录。记录号的计算方法:

当H>20时,

N=(H-20)?60+M+1 (3)

当H≤20时,

N=(H+4)?60+M+1 (4)

式中:

N——记录号;

H——北京时;

M——分钟。

b)文件中第1条后的每一条记录,存10个要素的分钟值和对应在数据质量控制标志,以ASCII字符

写入,每个要素长度为4 Byte,最后两位为回车换行符。内容和排列顺序见表6。

表6 土壤水分数据文件各要素位长及排列顺序

新型自动气象(气候)站数据文件格式-海洋仪器网资料库

2.3 气象辐射要素数据文件

2.3.1文件名

RRYYMMDD.DAT,简称RR文件。其中:RR为指示符,表示为气象辐射要素数据;YY为年份的后两位,MM为月份,DD为日期,月份和日期不足两位时,前面补“0”,DAT为固定编码。

2.3.2文件形成

a)该文件每日一个,采用定长的随机文件记录方式写入,每一条记录134 Byte,记录尾用回车换

行结束,ASCII字符写入,每个要素值高位不足补空格。

b)文件第一次生成时应进行初始化,初始化的过程是:首先检测气象辐射要素数据文件是否存在,

如无该日气象辐射要素数据文件,则生成该文件,要素位置一律存相应长度的“-”字符(即减号)。

c)文件内容按地方时计时。

2.3.3文件内容

a)气象辐射要素数据文件的第1条记录为本站当日基本参数,内容及排列顺序见表7。

表7 气象辐射数据文件基本参数行格式

新型自动气象(气候)站数据文件格式-海洋仪器网资料库

b)文件中每分钟为一条记录,每小时60条记录。记录号的计算方法:

N=H 60+M+1 (5)

式中:

N——记录号;

H——地方时,为1,2,……,23,24;

M——分钟。

c)文件中第1条后的每一条记录,存26个要素的分钟值,以ASCII字符写入,每个要素长度为4 Byte,

最后两位为回车换行符,内容和排列顺序见表8。

表8 气象辐射数据文件各要素位长及排列顺序

新型自动气象(气候)站数据文件格式-海洋仪器网资料库

2.4 海洋观测要素数据文件

2.4.1文件名

OOYYMMDD.DAT,简称OO文件。其中:OO为指示符,表示为海洋观测要素数据;YY为年份的后两位,MM为月份,DD为日期,月份和日期不足两位时,前面补“0”,DAT为固定编码。

2.4.2文件形成

a)该文件每日一个,采用定长的随机文件记录方式写入,每一条记录89 Byte,记录尾用回车换行

结束,ASCII字符写入,每个要素值高位不足补空格。

b)文件第一次生成时应进行初始化,初始化的过程是:首先检测海洋观测要素数据文件是否存在,

如无该日海洋观测要素数据文件,则生成该文件,要素位置一律存相应长度的“-”字符(即减号)。

c)文件内容按北京时计时。

2.4.3文件内容

a)海洋观测要素数据文件的第1条记录为本站当日基本参数,内容及排列顺序见表9。

表9 海洋观测数据文件基本参数行格式

新型自动气象(气候)站数据文件格式-海洋仪器网资料库

b)文件中每分钟为一条记录,每小时60条记录。记录号的计算方法:

当H>20时,

N=(H-20)?60+M+1 (6)

当H≤20时,

N=(H+4)?60+M+1 (7)

式中:

N——记录号;

H——北京时;

M——分钟。

c)文件中第1条后的每一条记录,存17个要素的分钟值和对应在数据质量控制标志,以ASCII字符

写入,每个要素长度为4 Byte,最后两位为回车换行符,内容和排列顺序见表10。

表10 海洋观测数据文件各要素位长及排列顺序

新型自动气象(气候)站数据文件格式-海洋仪器网资料库

新型自动气象(气候)站数据文件格式-海洋仪器网资料库

d)数据的记录单位和存储具体规定见表11。

表11 海洋观测数据文件各要素记录单位和存储规定

新型自动气象(气候)站数据文件格式-海洋仪器网资料库

2.5 自动气象站状态信息文件

2.5.1文件名

STYYMMDD.DAT,简称ST文件。其中:ST为指示符,表示为自动气象站状态信息;YY为年份的后两位,MM为月份,DD为日期,月份和日期不足两位时,前面补“0”,DAT为固定编码。

2.5.2文件形成

a)该文件每日一个,采用定长的随机文件记录方式写入,每一条记录249Byte,记录尾用回车换

行结束,ASCII字符写入,每个要素值高位不足补空格。

b)文件第一次生成时应进行初始化,初始化的过程是:首先检测状态信息文件是否存在,如无该

日状态信息文件,则生成该文件,要素位置一律存相应长度的“-”字符(即减号)。

c)文件内容按北京时计时。

2.5.3文件内容

a)状态信息文件的第1条记录为本站当日基本参数,内容及排列顺序见表12。

表12 状态信息文件基本参数行格式

新型自动气象(气候)站数据文件格式-海洋仪器网资料库

新型自动气象(气候)站数据文件格式-海洋仪器网资料库

b)文件中每分钟为一条记录,每小时60条记录。记录号的计算方法:

当H>20时,

N=(H-20)?60+M+1 (8)

当H≤20时,

N=(H+4)?60+M+1 (9)

式中:

N——记录号;

H——北京时;

M——分钟。

c)文件中第1条后的每一条记录,存各采集器、传感器的工作状态,以ASCII字符写入,每个要素

长度为4 Byte,最后两位为回车换行符,内容和排列顺序见表13。

新型自动气象(气候)站数据文件格式-海洋仪器网资料库

新型自动气象(气候)站数据文件格式-海洋仪器网资料库

新型自动气象(气候)站数据文件格式-海洋仪器网资料库

新型自动气象(气候)站数据文件格式-海洋仪器网资料库

3终端微机采集数据文件

3.1 小时数据文件

3.1.1小时常规气象要素数据文件

3.1.1.1文件名

AWS_H_Z_IIiii_yyyyMM.TXT,简称H_Z文件。其中,AWS表示自动气象站;H、Z为指示符,表示为各时次常规气象要素正点数据;IIiii为区站号;yyyy为年份,MM为月份,不足两位时,前面补“0”,TXT为固定编码,表示此文件为ASCII格式。

3.1.1.2文件形成

a)H_Z文件每站月一个,采用定长的随机文件记录方式写入,每一条记录428+6Byte,记录尾用

回车换行结束,ASCII字符写入,每个要素值高位不足补空格。

b)文件第一次生成时应进行初始化,初始化的过程是:首先检测H_Z文件是否存在,如无当月

H_Z文件,则生成该文件,将全月逐日逐时各要素的位置一律存入相应字长的“-”字符(即减号)。

c)H_Z文件按北京时计时,以北京时20时为日界,00分数据作为正点数据。

3.1.1.3文件内容

a)H_Z文件的第1条记录为本站当月基本参数,内容及排列顺序见表15。

新型自动气象(气候)站数据文件格式-海洋仪器网资料库

新型自动气象(气候)站数据文件格式-海洋仪器网资料库

b)H_Z文件中每一时次为一条记录,每日24条记录。记录号的计算方法:

N=D 24+T-19 (10)

式中:

N——记录号;

D——北京时日期,对于北京时的上月最后一天的21时~24时D取0;

T——北京时。

c)H_Z文件中第1条后的每一条记录,存82个要素的正点值和对应在数据质量控制标志,以ASCII

字符写入,除本站气压、能见度、云高为5 Byte,天气现象为12 Byte外,其他每个要素长度为4字节,最后两位为回车换行符,内容和排列顺序见表16。

表16 小时常规气象要素数据文件各要素位长及排列顺序

新型自动气象(气候)站数据文件格式-海洋仪器网资料库

新型自动气象(气候)站数据文件格式-海洋仪器网资料库

d)数据的记录单位按以《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规定为准,存储各要素值不含小数点,具体规

定见表17。

表17 常规气象要素数据文件各要素记录单位和存储规定

新型自动气象(气候)站数据文件格式-海洋仪器网资料库

e)数据质量控制标识由终端微机处理软件按照《新型自动气象(气候)站功能规格书》中数据质

量控制的内容处理和生成。

3.1.2小时土壤水分数据文件

3.1.2.1文件名

AWS_H_S_IIiii_yyyyMM.TXT,简称H_S文件。其中,AWS表示自动气象站,H、S为指示符,表示为各时次土壤水分小时数据;IIiii为区站号;yyyy为年份,MM为月份,不足两位时,前面补“0”,TXT为固定编码,表示此文件为ASCII格式。

3.1.2.2文件形成

a)H_S文件每站月一个,采用定长的随机文件记录方式写入,每一条记录249Byte,记录尾用回车

换行结束,ASCII字符写入,每个要素值高位不足补空格。

b)文件第一次生成时应进行初始化,初始化的过程是:首先检测H_S文件是否存在,如无当月H_S

文件,则生成该文件,将全月逐日逐时各要素的位置一律存入相应字长的“-”字符(即减号)。

c)H_S文件按北京时计时,以北京时20时为日界,00分数据作为正点数据。

3.1.2.3文件内容

a)H_S文件的第1条记录为本站当月基本参数,内容及排列顺序见表18。

新型自动气象(气候)站数据文件格式-海洋仪器网资料库

新型自动气象(气候)站数据文件格式-海洋仪器网资料库

b)土壤质地按表19给出的代码存入。

表19 土壤质地代码表

新型自动气象(气候)站数据文件格式-海洋仪器网资料库

f)H_S文件中每一时次为一条记录,每日24条记录。记录号的计算方法:

N=D 24+T-19 (11)

式中:

N——记录号;

D——北京时日期,对于北京时的上月最后一天的21时~24时D取0;

T——北京时。

g)H_S文件中第1条后的每一条记录,存49个要素的正点值和对应在数据质量控制标志,以ASCII

字符写入,每个要素长度为4 Byte,最后两位为回车换行符。内容和排列顺序见表20。

表20 小时土壤水分数据文件各要素位长及排列顺序

新型自动气象(气候)站数据文件格式-海洋仪器网资料库

h)数据的记录单位按以《农业气象观测规范》规定为准,存储各要素值不含小数点,具体规

定见表18。

表21 土壤水分数据文件各要素记录单位和存储规定

新型自动气象(气候)站数据文件格式-海洋仪器网资料库

3.1.3小时气象辐射数据文件

3.1.3.1文件名

AWS_H_R_IIiii_yyyyMM.TXT,简称H_R文件。其中,AWS表示自动气象站,H、R为指示符,表示为各时次气象辐射正点数据;IIiii为区站号;yyyy为年份,MM为月份,不足两位时,前面补“0”,TXT为固定编码,表示此文件为ASCII格式。

3.1.3.2文件形成

a)H_R文件每站月一个,采用定长的随机文件记录方式写入,每一条记录254 Byte,记录尾用回

车换行结束,ASCII字符写入,每个要素值高位不足补空格。

b)文件第一次生成时应进行初始化,初始化的过程是:首先检测H_R文件是否存在,如无当月H_R

文件,则生成该文件,将全月逐日逐时各要素的位置一律存入相应字长的“-”字符(即减号)。

c)H_R文件按地方平均太阳时(简称地方时)计时,以24时为日界,00分数据作为正点数据。

3.1.3.3文件内容

a)H_R文件的第1条记录为本站当月基本参数,内容及排列顺序见表9。

表22 小时气象辐射数据文件基本参数行格式

新型自动气象(气候)站数据文件格式-海洋仪器网资料库

新型自动气象(气候)站数据文件格式-海洋仪器网资料库

b)H_R文件中每一时次为一条记录,每日24条记录。以地方时00时为日界,记录号的计算方法:

N=(D-1) 24+ H+1 (12)

式中:

N——记录号;

D——地方时日期;

H——地方时,为1,2,……,23,24。

c)H_R文件中第1条后的每一条记录,存50个要素的正点值和对应在数据质量控制标志,以ASCII

字符写入,每个要素长度为4 Byte,最后两位为回车换行符,内容和排列顺序见表20。

表23 小时气象辐射数据文件各要素位长及排列顺序

新型自动气象(气候)站数据文件格式-海洋仪器网资料库

新型自动气象(气候)站数据文件格式-海洋仪器网资料库

3.1.4小时海洋观测数据文件

3.1.

4.1文件名

AWS_H_O_IIiii_yyyyMM.TXT,简称H_O文件。其中,AWS表示自动气象站,H、O为指示符,表示为各时次海洋观测正点数据;IIiii为区站号;yyyy为年份,MM为月份,不足两位时,前面补“0”,TXT为固定编码,表示此文件为ASCII格式。

3.1.

4.2文件形成

a)H_O文件每站月一个,采用定长的随机文件记录方式写入,每一条记录129 Byte,记录尾用回

车换行结束,ASCII字符写入,每个要素值高位不足补空格。

b)文件第一次生成时应进行初始化,初始化的过程是:首先检测H_O文件是否存在,如无当月H_O

文件,则生成该文件,将全月逐日逐时各要素的位置一律存入相应字长的“-”字符(即减号)。

c)H_O文件按北京时计时,以北京时20时为日界,00分数据作为正点数据。

3.1.

4.3文件内容

a)H_O文件的第1条记录为本站当月基本参数,内容及排列顺序见表21。

表24 小时海洋数据文件基本参数行格式

新型自动气象(气候)站数据文件格式-海洋仪器网资料库

新型自动气象(气候)站数据文件格式-海洋仪器网资料库

b)H_O文件中每一时次为一条记录,每日24条记录。记录号的计算方法:

N=D 24+T-19 (13)

式中:

N——记录号;

D——北京时日期,对于北京时的上月最后一天的21时~24时D取0;

T——北京时。

c)H_O文件中第1条后的每一条记录,存25个要素的正点值和对应在数据质量控制标志,以ASCII

字符写入,每个要素长度为4 Byte,最后两位为回车换行符,内容和排列顺序见表25。

新型自动气象(气候)站数据文件格式-海洋仪器网资料库

d)数据的记录单位和存储具体规定见表26。

表26 海洋观测数据文件各要素记录单位和存储规定

新型自动气象(气候)站数据文件格式-海洋仪器网资料库

新型自动气象(气候)站数据文件格式-海洋仪器网资料库

3.2 分钟数据文件

3.2.1分钟常规气象要素数据文件

3.2.1.1文件名

AWS_M_Z_IIiii_yyyyMMDD.TXT,简称M_Z文件。其中,AWS表示自动气象站,M、Z为指示符,表示每常规气象要素分钟数据;IIiii为区站号;yyyy为年份,MM为月份,DD为日期,月和日期不足两位时,前面补“0”,TXT为固定编码,表示此文件为ASCII格式。

3.2.1.2文件形成

a)分钟常规气象要素数据文件每站日一个,采用定长的随机文件记录方式写入,每一条记录

250Byte,记录尾用回车换行结束,ASCII字符写入,每个要素值高位不足补空格。

b)文件第一次生成时应进行初始化,初始化的过程是:首先检测分钟常规气象要素数据文件是否

存在,如无该日分钟常规气象要素数据文件,则生成该文件,要素位置一律存相应长度的“-”

字符(即减号)。

c)分钟常规气象要素数据文件按北京时计时。

3.2.1.3文件内容

与采集器存储器中的常规气象要素数据文件(GGYYMMDD.DAT)相同。

3.2.2分钟土壤水分数据文件

3.2.2.1文件名

AWS_M_S_IIiii_yyyyMMDD.TXT,简称M_S文件。其中,AWS表示自动气象站,M、S为指示符,表示为土壤水分分钟数据;IIiii为区站号;yyyy为年份,MM为月份,DD为日期,月和日期不足两位时,前面补“0”,TXT为固定编码,表示此文件为ASCII格式。

3.2.2.2文件形成

a)M_S文件每站日一个,采用定长的随机文件记录方式写入,每一条记录49Byte,记录尾用回车

换行结束,ASCII字符写入,每个要素值高位不足补空格。

b)文件第一次生成时应进行初始化,初始化的过程是:首先检测M_S文件是否存在,如无当该

M_S文件,则生成该文件,将全日逐分各要素的位置一律存入相应字长的“-”字符(即减号)。

c)M_S文件按北京时计时。

3.2.2.3文件内容

与采集器存储器中的土壤水分要素数据文件(SSYYMMDD.DAT)相同。

3.2.3分钟气象辐射数据文件

3.2.3.1文件名

AWS_M_R_IIiii_yyyyMMDD.TXT,简称M_R文件。其中,AWS表示自动气象站,M、R为指示符,表示气象辐射每分钟数据;IIiii为区站号;yyyy为年份,MM为月份,DD为日期,月和日期不足两位时,前面补“0”,TXT为固定编码,表示此文件为ASCII格式。

3.2.3.2文件形成

a)分钟辐射数据文件每站日一个,采用定长的随机文件记录方式写入,每一条记录254 Byte,记

录尾用回车换行结束,ASCII字符写入,每个要素值高位不足补空格。

b)文件第一次生成时应进行初始化,初始化的过程是:首先检测分钟气象辐射数据文件是否存在,

如无该日分钟气象辐射数据文件,则生成该文件,要素位置一律存相应长度的“-”字符(即减号)。

c)分钟气象辐射数据文件按地方时计时。

3.2.3.3文件内容

与采集器存储器中的气象辐射要素数据文件(RRYYMMDD.DAT)相同。

3.2.4分钟海洋观测数据文件

3.2.

4.1文件名

AWS_M_O_IIiii_yyyyMMDD.TXT,简称M_O文件。其中,AWS表示自动气象站,M、O为指示符,表示为海洋观测分钟数据;IIiii为区站号;yyyy为年份,MM为月份,DD为日期,月和日期不足两位时,前面补“0”,TXT为固定编码,表示此文件为ASCII格式。

3.2.

4.2文件形成

a)M_O文件每站日一个,采用定长的随机文件记录方式写入,每一条记录129 Byte,记录尾用回

车换行结束,ASCII字符写入,每个要素值高位不足补空格。

b)文件第一次生成时应进行初始化,初始化的过程是:首先检测M_O文件是否存在,如无该日

M_O文件,则生成该文件,将全日逐分各要素的位置一律存入相应字长的“-”字符(即减号)。

c)M_O文件按北京时计时。

3.2.

4.3文件内容

与采集器存储器中的海洋观测要素数据文件(OOYYMMDD.DA T)相同。

3.2.5自动气象站状态信息文件

3.2.5.1文件名

AWS_M_ST_IIiii_yyyyMMDD.TXT,简称M_ST文件。其中,AWS表示自动气象站,M、ST为指示符,表示为自动气象站每分钟状态信息;IIiii为区站号;yyyy为年份,MM为月份,DD为日期,月和日期不足两位时,前面补“0”,TXT为固定编码,表示此文件为ASCII格式。

3.2.5.2文件形成

d)M_ST文件每站日一个,采用定长的随机文件记录方式写入,每一条记录181 Byte,记录尾用回

车换行结束,ASCII字符写入,每个要素值高位不足补空格。

e)文件第一次生成时应进行初始化,初始化的过程是:首先检测M_ST文件是否存在,如无该日

M_ST文件,则生成该文件,将全日逐分各要素的位置一律存入相应字长的“-”字符(即减号)。

f)M_ST文件按北京时计时。

3.2.5.3文件内容

与采集器存储器中的自动气象站状态信息文件(STYYMMDD.DA T)相同。

3.3 大风数据文件

大风数据文件为FJ.TXT,简称FJ文件。存放供记录大风天气现象、编发危险天气报告、重要天气报告用的大风风速和对应风向及出现时间。

⑴FJ文件数据存入标准

按照大风天气现象、《危险天气报告电码(GD-22II)》和《重要天气报告电码(GD-11II)》规定对极大风速的要求,该记录的标准为:

风速≥17.0m/s;

风速≥20.0m/s;

风速≥24.0m/s;

风速达到17.0m/s大风后又小于17.0m/s,并已持续15分钟。

达到以上标准之一时存入有关数据,FJ文件内各条记录采用滚动方式存贮,最新一次数据放在第一条记录。这些风速级别的出现时间均以《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规定的每一次大风过程来记录。

⑵FJ文件数据存入格式

FJ文件为随机文件,以ASCII字符存盘,共80条记录,每条记录22个字节,包括年月日时分12个字节、风向4个字节、风速4个字节,最后为回车换行2个字节。风速是指达到记录标准时的极大风速,风向与之相对应。年月日时分是指风速到达上面⑴条所规定标准的时间。

⑶大风天气现象的记录

在FJ文件中,风速小于17.0m/s的对应的时间减15分钟,即为一次大风现象的结束时间,以此记录的时间向前推,风速大于或等于17.0m/s的第一次出现时间即为本次大风现象的开始时间。

3.4 分钟采样样本数据文件

分钟采样样本数据文件包括SML_T1.tmp、SML_T2.tmp、SML_T3.tmp、SML_RH.tmp、SML_WD.tmp、SML_WS.tmp、SML_D.tmp、SML_ GR.tmp、SML_ DR.tmp、SML_ SR.tmp、SML_ RR.tmp、SML_ O.tmp,文件名中,SML表示为采样样本数据,T1、T2、T3、RH、WD、WS、D、GR、DR、SR、RR、O分别为气温1、气温2、气温3、相对湿度、风向、风速、地表温度(铂电阻)、总辐射、直接辐射、散射辐射、反射辐射、表层海水温度的指示符;由于该文件的内容为当前分钟内采样样本数据,每分钟刷新,故为临时文件,用tmp表示。

分钟样本数据文件均为文本文件,以ASCII字符存入。均为1条记录,第1 Byte~4 Byte为时分,从第5位开始为60个样本值,每个样本值长度均为4 Byte,当位数不足时,高位补空。

各要素存储规定同H_Z、H_R、H_O文件。

4实时上传数据文件

4.1 实时常规观测数据文件

参见《地面气象要素数据文件格式(V1.0)》。(气测函〔2012〕24号)

4.2 小时土壤水分观测数据文件

4.2.1文件名

国家级测站:Z_SOIL_ I_IIiii_yyyyMMddhhmmss_O_AWS_FTM.txt

区域级测站:Z_SOIL_ I_IIiii–R_yyyyMMddhhmmss_O_AWS_FTM.txt

在文件名中,SOIL:固定代码,表示土壤水分观测,其他字符的规定与4.1.1相同。

4.2.2文件内容

该文件共3条记录。第1条记录为本站基本参数,共23个字节;第2条记录为小时自动土壤水分观测数据,每条记录为174个字节;第3条记录只在00时(UTC)写入上一日完成取土后经烘干称重法测定的土壤湿度数据,共59个字节,没有人工烘干称重法测定的土壤湿度数据时,则该条记录省略。最后一条记录的后面加上“=”,表示数据结束,其它各条记录尾用回车换行“”结束;文件结尾处加“NNNN”表示文件结束。

4.2.2.1基本参数行(第1条记录)

包括区站号、纬度、经度、地段拔海高度共4组,每组用1个半角空格分隔,排列顺序及长度分配如表31。

表27 参数行排列顺序及长度分配

新型自动气象(气候)站数据文件格式-海洋仪器网资料库

4.2.2.2自动土壤水分观测数据行(第2条记录)

第2条记录为每小时自动土壤水分观测数据,每条记录33组,每组用1个半角空格分隔,排列顺序及长度分配如表32。

表28 自动土壤水分观测数据行排列顺序及长度分配

新型自动气象(气候)站数据文件格式-海洋仪器网资料库

新型自动气象(气候)站数据文件格式-海洋仪器网资料库

4.2.2.3自动土壤水分观测数据行(第3条记录)

第3条记录为人烘干称重法测定的固定地段土壤湿度数据,共33个要素值,每组用1个半角空格分隔,排列顺序及长度分配如表33。

表29 人工观测土壤湿度数据行排列顺序及长度分配

新型自动气象(气候)站数据文件格式-海洋仪器网资料库

4.2.2.4数据存储要求

a)若要素缺测,除有特殊规定外,则均应按约定的字长,每个字节位均存入一个“/”字符,若因

无传感器或停用,则均应按约定的字长,每个字节位存入一个“-”字符;

b)要素位数不足时,高位补“0”。

4.3 实时气象辐射数据文件

4.3.1文件名

国家级测站:Z_RADI_I_IIiii_yyyyMMddhhmmss_O_AWS_FTM.txt

区域级测站:Z_RADI_I_IIiii–R_yyyyMMddhhmmss_O_AWS_FTM.txt

在文件名中,RADI:固定代码,表示辐射观测,其他字符的规定与4.1.1相同。

4.3.2文件内容

该文件共2条记录。第1条记录为本站基本参数,共20个字节;第2条记录为要素值,共262个字节;第1条记录尾用回车换行“”结束,第2条记录的后面加上“=”,表示单站数据结束;文件结尾处加“NNNN”表示全部记录结束。

4.3.2.1基本参数行(第1条记录)

包括区站号、纬度、经度共4组,每组用1个半角空格分隔,排列顺序及长度分配如表34。

表30 参数行排列顺序及长度分配

新型自动气象(气候)站数据文件格式-海洋仪器网资料库

4.3.2.2观测要素行(第2条记录)

本行存29个要素值,每组用1个半角空格分隔,排列顺序及长度分配如表35。

新型自动气象(气候)站数据文件格式-海洋仪器网资料库

新型自动气象(气候)站数据文件格式-海洋仪器网资料库

新型自动气象(气候)站数据文件格式-海洋仪器网资料库

存储要求:

a)辐照度记录单位为W/m2,取整数;紫外辐照度取一位小数,原值扩大10倍后存入。曝辐量记录

单位为MJ/m2 (取两位小数),原值扩大100倍后存入;紫外曝辐量取三位小数,原值扩大1000倍后存入。日照记录单位为0.1h,原值扩大10倍存入;

b)光合有效辐射可以能量单位和量子数单位表示,当以能量单位表示时,辐照度、曝辐量单位及

小数位、存入方式与其他辐射相同;以量子数单位表示时,辐照度单位为μmol/(m2·s),取整数,曝辐量为mol/m2(取两位小数),原值扩大100倍后存入。

c)若要素缺测,均应按规定的字长,每个字节位存入一个“/”字符,若因无传感器或停用,则均

应按约定的字长,每个字节位存入一个“-”字符;

d)各辐射的曝辐量为前1小时正点至当前时刻的曝辐量;

e)各辐射的最大(小)值是指前1小时正点至当前时刻内出现的最大(小)辐照度;

f)最大出现时间中的时、分各两位,高位不足补0;

g)要素位数不足时,高位补“0”;

h)对于小时内极值及出现时间项,只在小时正点时上传,非小时正点相应项值用对应位长的“-”

填入。

4.4 实时海洋观测要素数据文件

4.4.1文件名

国家级测站:Z_OCEN_I_IIiii_yyyyMMddhhmmss_O_AWS_FTM.txt

区域级测站:Z_OCEN_I_IIiii–R_yyyyMMddhhmmss_O_AWS_FTM.txt

在文件名中,OCEN:固定代码,表示海洋观测,其他字符的规定与4.1.1相同。

4.4.2文件内容

该文件共2条记录,第1条记录为本站基本参数,共40个字节;第2条记录为海洋自动观测项目,共129字节,其后面加上“=”,表示单站数据结束,其他记录尾用回车换行“”结束;文件结尾处加“NNNN”,表示全部记录结束。

4.4.2.1基本参数行(第1条记录)

第1条记录:包括区站号、纬度、经度、观测平台距海面高度、传感器距海面高度、站类标识共7组,每组用1个半角空格分隔,排列顺序及长度分配如表36。

新型自动气象(气候)站数据文件格式-海洋仪器网资料库

新型自动气象(气候)站数据文件格式-海洋仪器网资料库

4.4.2.2自动海洋观测数据行(第2条记录)

第2条记录共24个要素值,每组用1个半角空格分隔,排列顺序及长度分配如表37。

新型自动气象(气候)站数据文件格式-海洋仪器网资料库

数据记录单位规定同表11。

4.5 日数据文件

4.5.1文件名

国家级测站:Z_SURF_I_IIiii_yyyyMMddhhmmss_O_AWS_DAY.txt

区域级测站:Z_SURF_I_IIiii–R_yyyyMMddhhmmss_O_AWS_DAY.txt

在文件名中,DAY:固定代码,表示日观测资料,其他字符的规定与4.1.1相同

4.5.2文件内容

该文件每日12时(UTC)至次日00时(UTC)形成,共4条记录。第1条记录为本站基本参数,共20Byte;第2条记录为日数据,共101Byte;第3条记录为日统计值,共字节;第4条记录为天气现象,为不定长,按A格式规定记录;最后一条记录的后面加上“=”,表示单站数据结束,其他记录尾用回车换行“”结束;文件结尾处加“NNNN”,表示全部记录结束。

4.5.2.1基本参数行(第1条记录)

包括区站号、纬度、经度共3组,每组用1个半角空格分隔,排列顺序及长度分配如表38。

新型自动气象(气候)站数据文件格式-海洋仪器网资料库

4.5.2.2日数据行(第2条记录)

本行存18个要素值,每组用1个半角空格分隔,排列顺序及长度分配如表39。

表35 日数据行排列顺序及长度分配

新型自动气象(气候)站数据文件格式-海洋仪器网资料库

新型自动气象(气候)站数据文件格式-海洋仪器网资料库

数据记录单位:各要素遵守《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规定,各要素值不含小数点,要素位数不足时,高位补“0”。若要素缺测,均应按规定的字长,每个字节位存入一个“/”字符,若因无传感器或停用,则均应按约定的字长,每个字节位存入一个“-”字符。

4.5.2.3日统计值行(第3条记录)

本行存27个要素值,每组用1个半角空格分隔,排列顺序及长度分配如表40。

新型自动气象(气候)站数据文件格式-海洋仪器网资料库

新型自动气象(气候)站数据文件格式-海洋仪器网资料库

4.5.2.4天气现象要素行(第4条记录)

为不定长,按A格式规定记录。

4.6 日照数据文件

4.6.1文件名

国家级测站:Z_SURF_I_IIiii_yyyyMMddhhmmss_O_AWS_DAY-SS.txt

区域级测站:Z_SURF_I_IIiii–R_yyyyMMddhhmmss_O_AWS_DAY-SS.txt

在文件名中,DAY-SS:固定代码,表示日观测的日照资料,其他字符的规定与4.1.1相同

4.6.2文件内容

该文件由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在逐日地面数据维护中形成,共3条记录。第1条记录为本站基本参数,共22Byte;第2条记录为当日各时和日日照时数,共90Byte,后面加上“=”,表示单站数据结束,其他记录尾用回车换行“”结束;文件结尾处加“NNNN”,表示全部记录结束。

4.6.2.1基本参数行(第1条记录)

包括区站号、纬度、经度共3组,每组用1个半角空格分隔,排列顺序及长度分配如表41。

表37 参数行排列顺序及长度分配

新型自动气象(气候)站数据文件格式-海洋仪器网资料库

4.6.2.2日照时数行(第2条记录)

该行共26组,每组用1个半角空格分隔,共90Byte。

第1组为观测时间,年月日时分秒(地平时或真太阳时,yyyyMMddhhmmss,其中hhmmss固定为“000000”);

第2至25组为0~1、1~2、……、23~24时时日照时数,每组2Byte;

第26组为日合计,每组3Byte。

日照时数的记录单位为小时,取1位小数,数据扩大10倍写入,不含小数点,要素位数不足时,

高位补“0”。若要素缺测,均应按规定的字长,每个字节位存入一个“/”字符,若因无传感器或停用,则均应按约定的字长,每个字节位存入一个“-”字符。

4.7 自动气象站状态上传数据文件

4.7.1文件名

国家级测站:Z_SURF_I_IIiii_yyyyMMddhhmmss_R_AWS_FTM.txt

区域级测站:Z_SURF_I_IIiii–R_yyyyMMddhhmmss_R_AWS_FTM.txt

在文件名中:R表示状态信息,其他字符的规定与4.1.1相同。

4.7.2文件内容

a)该文件共3条记录,根据需要其内容可从分钟状态信息文件获取。

b)第1条记录为本站基本参数,共20 Byte;第2条记录为自动气象站采集器、传感器标识,共190 Byte;

第3条记录为自动气象站工作状态值,共388 Byte;第1、2条记录尾用回车换行“

结束,第3条记录的后面加上“=”,表示单站数据结束;文件结尾处加

“NNNN”表示全部记录结束。

c)第1条记录包括区站号、纬度、经度共3组,每组用1个半角空格分隔,内容及排列顺序见表42。

新型自动气象(气候)站数据文件格式-海洋仪器网资料库

d)第2条记录为自动气象站采集器、传感器标识值,每组用1个半角空格分隔,内容及排列顺序见

表43。

表39 自动气象站采集器、传感器标识位长及排列顺序

新型自动气象(气候)站数据文件格式-海洋仪器网资料库

新型自动气象(气候)站数据文件格式-海洋仪器网资料库

d)第3条记录为自动气象站工作状态值,每组用1个半角空格分隔,内容及排列顺序见表44。

表40 工作状态值位长及排列顺序

新型自动气象(气候)站数据文件格式-海洋仪器网资料库

新型自动气象(气候)站数据文件格式-海洋仪器网资料库

5自动气象站月沿革信息文件

5.1 文件名

AWS_META_IIiii_yyyyMM.XML,其中:AWS表示自动气象站,META为指示符,表示沿革信息文件(元数据);IIiii为区站号;YYYY为年份,MM为月份,不足两位时,前面补“0”,XML 为固定编码,表示此文件为XML格式的文件。

5.2 文件内容

该文件包括自动气象站的仪器检定和标定、更换采集器和传感器、升级嵌入式软件和业务软件、采样和算法的改变、传感器安装和环境的改变、观测数据系统性偏差说明、近地面环境参数(包括土壤性质和周围植被状况)和周围观测环境的变化情况、对观测记录有影响的干扰源等内容。这些内容按XML 的数据结构写入文件,根据沿革信息内容的性质规定其数据结构。

新型自动气象(气候)站数据文件格式-海洋仪器网资料库

新型自动气象(气候)站数据文件格式-海洋仪器网资料库

新型自动气象(气候)站数据文件格式-海洋仪器网资料库

新型自动气象(气候)站数据文件格式-海洋仪器网资料库

分享到: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
「新型自动气象(气候)站数据文件格式-海洋仪器网资料库」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