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气象与海洋学笔
记
气温的日变化
1.极值
最低气温:日出前后
最高气温:海洋:12h30m陆地:14h 冬13h~14h
夏14h~15h
2.气温日较差:(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
纬度升高小纬度降低大季节:夏>冬
海拔高度升高小海拔高度降低大天气:晴>阴
下垫面:海>陆
气温年变化(月平均值,北半球)
1.极值
陆地最冷月:1月,最热月:7月海洋最冷月:2月,最热月:8月2.气温年较差(月平均最高值—月平均最低值)
纬度升高大纬度降低小下垫面:海<陆
海拔高度升高小海拔高度降低大
海平面平均气温的分布
赤道向→两极降低
冷极:南半球:南极北半球:夏:极地
冬:东西伯利亚、格陵兰岛
气温垂直递减率
气流的水平方向流动:平流
气流的垂直方向流动:对流
气压1.温压场对称:(中心轴线垂直)
深厚系统:暖高压、冷低压;高度升高,气压系统增强浅薄系统:冷高压、热低压;高度升高,气压系统减弱热带气旋是:暖性低压深厚系统
2.温压场不对称:
高压中心轴线向暖区倾斜北半球向 SW
向西倾斜
西暖冬冷南半球向 NW
冷(东)
高压
低压中心轴线向冷区倾斜北半球向NW
向西倾斜
西冷东暖南半球向SW
冷(西)暖(东)
低压
等高面:平面 等压面:高低起伏的曲面 地面图:等高面图,海平面气压场--------等压线 高空图:等压面图,特定等压面高低起伏-----等高线 平均高度: 500hPa--------5500m 700hPa--------3000m 850hPa--------1500m
等压线高空图:
海平面
空气的水平运动----风
大小 风速 1m/s ≈2kn 风是矢量 风力 教材27页 方向:风向、来向
来向:风向、浪向 去向:流向
1.水平气压梯度力 G →
a 高度 ↑
① G =1/ρ (-?р/Δп) 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低压
② 空气水平运动原动力,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2.地转偏向力 A →
①A →
=2Vw ??п φ A ⊥V 纬度↑ A ↓
北半球偏右;南半球偏左
②只改变运动方向,不改变运动速度
3.惯性离心力C →曲线运动
C →=V 2/r (曲率半径) V ⊥C
曲线弯曲,曲率大,曲率半径小;曲线平直,曲率小,曲率半径大。
4.摩擦力R →
摩擦层 R =﹣K ·V →
自由大气
直线运动:地转风 圆周运动:梯度风
北半球
A →
A →
V
1000低压
1050高压
与(﹣?р/Δп)水平气压梯度力成正比 与??п φ 地转偏向力成反比 与ρ成反比
白贝罗风压定律
1.低压(气旋)G →=A →+C →
水平气压梯度无极限值,低压往往风速很大。
2.高压(反气旋)A=G+C 水平气压梯度有极限值。
高压中心附近——等压线稀疏
低纬>高
与γ成正比
高压边缘——等压线密集
等压线弯曲——较稀疏 等压线平直——较密集
与ρ成正比,冬季>夏季 与??п φ成反比,高纬>低纬
摩擦层中的风
背风而立: 北半球:低压在左前;高压在右后 南半球:低压在右前;高压在左后
→低
高
H
风大小表示符号:
顺时针向内辐合
逆时针向外辐
合
2m/s 5kn 1级+ 4m/s 10kn 2级+ 20m/s 50kn 10级+
我国 国际 风级
16m/s 40kn 8级+ 12m/s 30kn 6级+ 8m/s 20kn 4级+ 6m/s 15kn 3级+
风速:m/s ×2.5=kn
空气的垂直运动和大气稳定度
上升运动:阴雨,等压线气旋性弯曲,低压加深,高压减弱
下沉运动:晴好,等压线反气旋性弯曲,低压减弱,高压加强
干绝热过程:干绝热直减率γd=1℃/100m
湿绝热过程:湿绝热直减率γm=0.5℃/100m或0.6/100m
干空气未饱和空气饱和空气含水滴饱和空气
上升:干先干后湿湿湿
下降:干干干湿
干绝热线:直线
状态曲线层结曲线(环境曲线):实际大气湿绝热线:下陡上缓曲线
与干绝热线平行
气温垂直递减率γ
干空气:γ<γd 稳定 γ=γd 中性 γ> γd 不稳定
湿空气:γ<γm 稳定 γ=γm 中性 γ>γm 不稳定 γ<γm 绝对稳定:层云、雾、毛毛雨 γm <γ<γd 条件性不稳定:
γ>γd 绝对不稳定: 积云、积雨云、积状云、雷暴、阵性降水、阵性大风
大气环流
太阳辐射,地球自转,海陆分布,地形差异 1.单圈环流
条件:地表均匀,地球自转 形成因子:太阳辐射 热力原因 赤道低气压带 赤道高气压带 2.三圈环流
不稳定
1°C
T
条件:地表均匀 形成因子:太阳辐射,地球自转
动力原因 副热带高压带 副热带低压带
行星风带
夏季 冬季
陆地: 低压 高压 北半球:断块状 海洋: 高压 低压 南半球:条带状
1月:亚洲高压(西伯利亚高压)、北美高压; 阿留申低压、冰岛低压 冬强夏弱 7月:亚洲低压(印度低压)、北美低压; 夏威夷高压、亚速尔高压 夏强冬弱
永久性大气活动中心:海洋、南极高压 半永久性大气活动中心:陆地
青藏高原:阻挡冬季风南下,加强南亚夏季风
低纬 环流圈
夏季: 海洋吹向陆地,暖、湿 冬季: 陆地吹向海洋,冷、干
东亚季风
冬季:
冷、干、晴
夏季:印度低压,西太平洋副高
南亚季风
11月~次年4
月,北印度洋航海黄金季节,旱季 6月~9月,强劲的西南季风,雨季
局地热力环流
海陆风
1.白天:海洋→陆地,海风 夜晚:陆地→海洋,陆风 2.地面温度日较差大,海陆风明显;
纬度越高,海陆风越小; 夏季>冬季; 下垫面:海<陆 3.海风>陆风:海风入陆50~100km ,陆风入海<10km 海风厚度可达1km ,陆风<500m
山谷风
白天:山谷→山顶 谷风 夜晚:山顶→山谷 山风 夏季>冬季 谷风>山风
大气中的逆温 高度↑气温↓
大气中水汽的分布
绝对湿度:g/m 3 湿度高,蒸发量大,绝对湿度大 增加水汽
空气达到饱和或过饱和状态 降低湿度
吸湿性很强的微粒作为凝结核
卷云Ci 卷层云Cs 高层云As 雨层云Ns 积云Cu 积雨云Cb
绝对稳定 层状云:雾
向岸风
离岸风
雾<1km(0.5nm)
辐射雾:陆地,晴朗,微风,夜,辐射冷却,秋冬,冷高压中心,日变化规律
平流雾(海雾):暖湿空气流经冷的下垫面,平流冷却。海洋:无日变化;沿海:日变化锋面雾(降水雾):无日变化
蒸汽雾:冷气流流经过暖水面。海:无日变化;陆:日变化
雾的分布:南窄北宽,南少北多
雾季盛期
黄海: 4~8月 6~7月
东海: 3~7月 4~6月
南海: 12~4月 2~3月
吹S~SE~E风,2~4级的风,最有利于雾的形成,黄海北部NE风时。
世界海洋的雾
(春)夏:平流雾冬:锋面气旋→锋面雾
海雾简易测算方法
湿度大:干、湿球温差小
干燥:干、湿球温差大
干湿球温差增大,成雾的可能性小;干湿球温差减小,成雾的可能性大
露点温度td 水汽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