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峡水文站实习报告-海洋仪器网资料库

青铜峡水文站实习报告-海洋仪器网资料库

青铜峡水文站实习报告

实习目的:

通过联系实地的认识和学习,使我们得以巩固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并从中获得更为直观的认知,了解到课堂所学知识的更实践性的应用,开阔视野,提高能力。

实习时间:

2013年10月31日

实习地点:

青铜峡水文站

实习的主要内容:

通过对实习地的各种水文要素的观测和学习,了解各种水文数据的监测与测量方法,熟悉了各种水文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及其构造原理,包括水文站如何观测降雨、水位、蒸发、流量、流速、以及水质等水文要素。下午还参观了宁夏水利博览馆。

实习的主要过程及个中认知与感受:

早上八点,同学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在绵绵细雨中乘坐着校车向着青铜峡水文站出发了。大约10点30左右,我们到达了青铜峡水文站。

由于实习人数比较多,分成三组进行认识观摩实习,我被分在了第三组。我们这一组首先对工作室进行了参观和学习。

在工作人员的介绍下,我们首先了解到了青铜峡水文站的概况,青铜峡水文站地处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市青铜峡镇,位于黄河之上,至河口距离2850km,是青铜峡水利枢纽出库控制站。

在工作人员的介绍中,同学们听得很认真:

青铜峡水文站实习报告-海洋仪器网资料库

1、电子化的监控与统计:

据介绍,水文站工作人员每天都要监测河流的水位、流量,这些都是通过计算机统计出数据,然后进行分析。还了解到每天监测

青铜峡水文站实习报告-海洋仪器网资料库

到的数据都需要上传给他们的上一级,以便做出决策。这给我的感受是我们已经进入了数字化信息时代,一切都以计算机为基础,水文数据的统计与分析更是离不开计算机。

青铜峡水文站实习报告-海洋仪器网资料库

上图便是青铜峡水文站水情测报系统。工作人员每天都需要绘制各个通道的水位过程线,其中包括最高水位和最低水位,以便对各种水情做出准确快捷的判断。以上这些都是在水情室完成的。

2、水质监测

对于黄河来说,主要是监测其泥沙量,工作人员会根据具体的监测等级

青铜峡水文站实习报告-海洋仪器网资料库

来确定,使用图中所示的桶在河流的不同深度不同位置进行取样,再根据《水

样处理规程》进行水样处理,得出泥沙含量与水质情况。

3、降雨量与蒸发量监测

降雨量:青铜峡水文站降雨量监测使用的是SL1型遥测雨量计,在室内有一个遥感监测终端,根据室外雨量计所传输回来的数据而进行降雨强度过程线的绘制,这也是每天一绘,当然,这不需要手工操作,下图即为遥测雨量计的室内端:

青铜峡水文站实习报告-海洋仪器网资料库

我向工作人员提出说是不是一般绘制出来的都是直线,因为北方降雨相对较少。当然,得到的答案是肯定。

蒸发量:青铜峡水文站使用的是面积为3000的蒸发池测量站点的蒸发量,据介绍,工作人员每天早上8:00都需要进行蒸发池水量的深度测量。

青铜峡水文站实习报告-海洋仪器网资料库

以计算此测站点的蒸发强度。工作人员还具体介绍了测量尺的具体使用过程与读数方法,还当场考了一考我们同学,同学们都很乐于参与。下图是水

位标尺:

青铜峡水文站实习报告-海洋仪器网资料库

4、参观宁夏水利博览馆

中午吃完午饭之后,同学们兴致不减,我们来到了宁夏水利博览馆。了解宁夏水利历史以及宁夏现代治水方式。

青铜峡水文站实习报告-海洋仪器网资料库

了解到了“引黄灌区”的真正含义,知道了为什么有“天下黄河富宁夏”一说。艾依河以前的水特别少,通过从黄河引水,现在的艾依河已经是银川市集沟道整治、防洪排水、城市景观、生态建设为一体的重点工程。

由于宁夏区内的特殊地理环境,水利治水也有其独特的治理方式,从博览馆了解到目前主要有两种方式:(1)“两分法”治水:大致以黄河为界分为川区水利和山区水利。(2)“三分法”治水:分为北部灌区、中部干旱区、南部山区。

印象深刻的还有博览馆中的一张图片,淮底石。

青铜峡水文站实习报告-海洋仪器网资料库

作为渠道清淤的标准,每年清淤以见到底石为准,这可能就是古人的方法。实习总结:

通过这次青铜峡水文站认识实习,学习到了很多课本上所学不到的知识,了解到具体的水文要素的测量方法,包括降雨量、水位、蒸发、流量、流速、以及水质等水文要素的测量。通过参观宁夏水利博览馆更是了解到了宁夏水利历史。

分享到: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
「青铜峡水文站实习报告-海洋仪器网资料库」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